核心阅读
城市社区人口密集、诉求多元,为了优化基层治理,上海探索推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力量,倾听群众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资料图)
“隔壁楼栋又报警了,说一楼居民直接躺地上阻止施工。”
听到消息,楼组长徐明怀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忙奔往现场。
他居住的水电小区,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小区常住5100多人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半。对高楼层居民来说,加装电梯成了刚需。但小区自2021年启动加梯以来,涉及的楼栋居民矛盾纠纷不断,加梯惠民工程一度遇阻。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成为摆在各方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加装电梯因何受阻?
前期征求意见时,大家意见一致,但施工后有些居民提出新诉求
说起小区里头几部电梯加装时的情形,水电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仇相琴连连摆手:“几乎每一部电梯加装时,都有居民因纠纷报警。”
前期征询意见时,按照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规定,同意的业主占比达到法定比例方能开工。“不是达到同意比例就没问题了,矛盾冲突往往出现在施工阶段。”仇相琴告诉记者,有一栋楼一楼的居民认为噪声干扰自家生活,堵住挖掘机,不让进场开工;另一栋楼,有居民认为电梯会影响自家采光,躺在地上阻挡施工;还有一栋楼一楼住户是老两口,冲动之下,干脆坐着轮椅挡在施工队面前。
“阻止施工的行为,直接造成这部分居民与有加梯需求居民之间的矛盾。”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凉城新村派出所民警方芳说,民警到场只能劝解疏导,防止矛盾激化,“但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样的情况还会再三发生。”
眼看动工的几栋楼都不“平静”,徐明怀一度也没那么积极了:“如果因为加装电梯闹得邻里之间不和睦,值不值?”水电小区有加梯需求的29栋楼,到2022年3月,仅成功加装两部电梯。如何有效化解居民矛盾,成为推进加梯惠民工程的关键。
虹口区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74万,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数据显示,2020—2022年,虹口区纠纷警情年均2.4万余起,占总警情约1/5。包括加装电梯引发的矛盾在内,社区里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物业服务,社区外的劳务薪酬、消费租赁、工程邻避等矛盾纠纷已经渐渐成为派出所民警最常面对的情况。
“矛盾纠纷是警情的起点,是社区治安的‘晴雨表’,一些小矛盾如果不化解,就有可能激化升级。”虹口区副区长、虹口公安分局局长柳国青说,随着居民法治意识的增强,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
2022年3月,《虹口区全面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探索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使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形成合力,有法说法,有情说情,有理说理,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不同诉求如何解决?
推出“三所联动”机制,多方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引导居民理性表达意见建议
从去年开始,再接到水电小区因加装电梯产生的矛盾纠纷警情,方芳会把当事人请到小区里的“虹馨·三所联动”调解室里。和她一起与居民见面的,除了人民调解员仇相琴,还有上海思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健炯。
“一件事情是不是占理,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看合不合规、合不合法。”和阻止施工的居民坐在一起,周健炯向他们普及起民法典和上海市相关法规的详细条款,“既然这栋楼加梯的整个程序都合法合规,那么阻碍施工队进场,在法律上肯定不占理。哪怕闹到法院,也不会得到支持。”
听完释法说理,不少居民心里有了一本账。
“如果对电梯加装有什么具体诉求和想法,可以说出来。”接着周健炯的话,仇相琴向居民征集意见和建议。
这时,很多人不再一味反对,而是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有的怕电梯旁的透明玻璃影响隐私,有的认为电梯噪声影响休息,有的觉得加装电梯后从信箱里取信件不方便……“居民愿意理性表达意见了,矛盾纠纷的化解就有了基础。”方芳说。
有了“三所联动”机制,电梯公司、业委会、居民自治小组不断参与进来,组成“加梯专班”;先后举办6场加装电梯宣传会和征询会,为居民集中解读加装电梯政策、惠民条款,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先后走访有意见的居民600余户,收集汇总每栋楼电梯加装的难点,制定“一梯一方案”,全力解决居民诉求。关注隐私的,安上磨砂玻璃;害怕噪声的,装上双层玻璃;电梯公司还免费为加装电梯的楼栋修建了无障碍通道……
从去年开始,徐明怀明显感觉到,小区居民打110的情况变少了,加装电梯速度变快了。居民们说,有什么矛盾,找“三所联动”处理,摆得平。“眼看小区不再因为加装电梯吵闹报警,我们也有了底气。”徐明怀和其他居民代表等,一户一户走访。
如今,水电小区29个楼栋居民全部完成意见征询,已有7个楼栋完成电梯加装,10个楼栋正在施工,12个楼栋正开展专家评审。未来所有电梯加装后,将惠及居民1800余人。
“加装电梯属于典型的相邻权纠纷,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与之类似的,还有装修、漏水、违建等情况,较为复杂。”有了“三所联动”机制后,周健炯与居民打交道越来越多了,“我们在矛盾调处中进行普法,引导居民理性表达意见,合法表达诉求,从而妥善化解矛盾。”
如何引导“遇事找法”?
坚持法治思维,开通线上法律咨询平台,送法到群众身边
“很多矛盾纠纷激化,不是群众故意要闹,而是法律服务离他们太远,大家不知道去哪里找‘说法’,加之诉讼等手段成本高、时间长,部分人就放弃走法律途径了。”柳国青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纠纷,还是要坚持法治思维,努力把法送到群众身边。
在深化“三所联动”机制过程中,虹口区坚持由区委统筹、区委政法委主导,从党委层面最大限度调动各级组织。目前,全区已建成9个派出所矛盾纠纷调处室、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98个居委会法律服务室,并签约11家律师事务所。230名社区民警、113名律师和310名社区干部调解员有机整合,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体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三所联动”机制在全区形成。在涉及大额赔付款的民事纠纷中,建立了诉调对接绿色通道,提升矛盾化解成功后的执行效率。
为方便群众主动“遇事找法”,虹口区开发了“三所联动”小程序,设置“法律援助”“调解预约”“线索举报”等栏目,有法律问题咨询,律师会在24小时内回复;有需要调解的矛盾纠纷,可以在线预约。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平台每月都能收到340多个线上的矛盾纠纷调解预约、200多个线上法律咨询。
虹口区“三所联动”机制还探索将解纷工作延伸至社区围墙外,目前已深入全区10个商圈、3家医院、4处工地、31所学校。今年上半年,虹口区纠纷类警情环比去年下半年下降40.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