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利光 王震军 郭政 李琦
(资料图片)
什么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
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铝车轮六号工厂机加工车间内的机器人在高精密数控机床间不停翻转着机械臂;涂装车间的U形轨道上,不同型号的轮毂半成品徐徐前行。在创新的推动下,中信戴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及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
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位于秦皇岛的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是全球汽车铝制零部件行业首家“灯塔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也是中信戴卡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的生动缩影。
这里有12组混线自动化单元,借助数字化赋能的柔性制造系统,将最小生产批量从300件降到1件。这里有8万多个数据采集点位,自动计算各个环节的运营指标,通过应用AI视觉检测、智能调机闭环以及X光无损探伤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为车轮进行“实时体检”,AI还可以不断学习优化,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千车千样”的场景中,高自动化、高数字化、高柔性化、高智能化“四化合一”,领先行业5年至10年。
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生产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经理陈志说,“‘灯塔工厂’项目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33%,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1.4%,产品不良率下降20.9%,能源使用效率提升39%。”除此之外,中信戴卡还取得了近7000项专利,主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超过50项。
即将发往世界各地的轮毂产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中信戴卡,为什么能?
中信戴卡工程技术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世文告诉记者,中信戴卡每年投入不低于销售额3%的费用推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突破10亿元。同时,中信戴卡持续打造拥有国际水准的研发团队。目前,中信戴卡全球6大研发基地的1500余名工程师可进行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2022年,中信戴卡还专门成立了数智化研究院,赋能精益化生产。除此之外,中信戴卡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产业的沟通交流,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各种资源拓展至海外各工厂与投资协作企业,打造全球技术生态圈,带动整个行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展。
用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秦皇岛开发区企业的共识。
星箭玻璃研发的0.01毫米极限厚度超薄光学玻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在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不久前,星箭玻璃研发出0.01毫米极限厚度超薄光学玻璃,可以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这一科研创新成果又一次刷新了行业极限。
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拥有行业核心技术,不断引领行业发展,少不了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和对研发的投入。星箭玻璃每年的研发经费至少要占当年利润的10%,2018年和2019年更是把当年利润全部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如今,从“神舟”“天宫”到“嫦娥”“玉兔”,几乎所有的中国航天器上,都有星箭玻璃的“护身铠甲”。
蓬勃发展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震军 摄
创新成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由改革而生、伴开放而长、因创新而强”,建区39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昔日荒凉的河滩原野上,建成了集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园区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现代产业新城。未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会在创新的引领下,围绕“一城八地”的新定位,全力打造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关键词: